普通人应该如何学习摄影,手机摄影都有哪些优势?

2022-07-1820:33:02 浏览:25,927次

大家在发朋友圈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感觉,为什么别人的照片那么好看,我们为什么拍不出来呢?那么,普通人应该如何学习摄影,手机摄影都有哪些优势?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照片?

问题一:普通人学习摄影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普通人想学摄影,有四个方面要学,最好同时学。

缺乏一些部分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很大的阻力,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遇到不可逾越的上限。

1. 学习拍摄和后期技术

光圈、快门、iso 对焦、曝光、 要学测光原理,其实至少能解决一半以上的技术问题。

不要迷信在线看似高端的技术和设备学习,很多都不是特别必要的。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回头补充所缺乏的知识。

后期把握构图、影调、色彩三大板块,了解基本操作,再回头在具体作品中查漏补缺。

不建议在线内卷后期拍视觉硬照或时尚照片,真的没必要。

为了抓住主干,可以用手机摄影入门,后期可以用手机上的软件,比如 VSCO、Snapseed,不会一下子晕倒。

2. 学习视觉审美

学习推荐给很多人「构图」不同的是,我更注重学习视觉美学。具体来说,它包括两个方面。

更真实的是「视觉原理」,也就是说,基于三大构成(平面、色彩、立体)的视觉美规则,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它们可以转化为摄影。

如果缺乏经验和转化能力,可以读一些书,最推荐的是摄影构图。

警惕,避免穷举三角形,s 以形状、网格构图等方式构图书籍,以后会让你僵化。

另一方面是虚一点「审美」,它解决了什么是艺术表达,你拍什么,可以用什么具体的修辞。

事实上,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涉及艺术史、艺术哲学、美学等,并与摄影相结合。

3. 学习摄影史

很多人觉得普通人拍照没必要学理论,其实学习摄影史并不是理论,而你可以用纵览各时代大师作品的心态来看待摄影史。

通过摄影史,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位置,看看摄影发展的背景,全面浏览各个时代最值得阅读的摄影作品。

4. 除了摄影,学习各种艺术

当你的摄影达到一定水平时,你会发现你似乎已经掌握了控制图片的各种技能。如果你想更进一步,接触摄影以外的各种艺术更为重要。

包括但不限于绘画、电影、音乐、文学等,这些艺术与图像艺术密不可分,无数摄影师也从这些艺术中获得了灵感和创作方向。

问题二:手机摄影值不值得学?有哪些优势?

当然值得学习。

我认为有几点值得学习:

1. 手机便携性和续航能力都很好,一般智能手机带充电宝就能满足一天的拍摄需求。

2.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摄影的需求不是走商业路线或成为一名严肃的图像创作艺术家,所以他们可能对作品的图像质量没有太大的需求(至少不会输出到巨大的尺寸)。

随着手机画质的不断发展,近两年生产的智能手机拍摄的相册完全可以满足电子设备的屏幕观看和一般尺寸的照片输出。

同时,智能手机的焦距覆盖面越来越广,从广角到长焦通都可以到达,可以满足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的拍摄主题需求。

3. 大多数智能手机都有很好的交互功能,拍照 后期 编辑上传这一系列流程非常顺畅且操作简单,相对一部分对器材繁琐操作比较恐慌的朋友来说手机摄影的体验非常友好。

据我所知,很多朋友会因为操作太复杂而放弃摄影创作,或者不敢进入这扇门。手机摄影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这些朋友解决了问题

4. 归根结底,无论是手机拍摄还是相机拍摄,最重要的是拍摄本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不是手机摄影是否值得学习,而是摄影是否值得学习。

摄影确实值得学习,因为那些想要开始一门视觉艺术,并且不想在早期阶段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总之,只要不影响输出和表达,就要用手机拍照练习。

问题三:好照片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要知道片没有绝对标准,只有相对标准。

而且,这个标准不能像牛顿三大定律那样将经典物理浓缩成万能起点,也不能做出不变的反应。

首先,你需要对摄影进行分类,分为实用摄影和非实用摄影两类。

先说实用摄影,包括人像、建筑、产品、新闻报道等服务于实际应用场景的摄影。

也许你平时看到的摄影 90% 以上都属于这一类,他们也定义了大众基础审美,也影响到了互联网的日常晒图和流量走向。

《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这本老书可以总结出这类好照片的标准:

有一个主体

将视线引向主体

画面要简洁

这三个标准都是关于视觉的。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可以作为底层原则的参考。

再来说非实用摄影,包括艺术摄影,以艺术表达为目的的个人创作。

许多朋友可能会看起来很多「小众」事实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种摄影通常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更多样化的图像审美,更开放和实验表达。

它只有一个标准:展示自己表达目的的照片更好,就是好照片。

几条规则很难总结这种摄影标准,但反过来又可以思考哪些规则可以打破,比如:

不一定要有主体

不一定要强调主体

画面不一定要简洁

不一定要拍全

不一定要等好天气。

不一定要忽视日常生活

不一定要展示更多的细节

不一定要拍清楚

甚至需要颠覆一些对好照片的理解,比如:

从具象到抽象

从感人到感人,不求滥情

从讲故事到非叙事

从只拍正能量到关注各个方向

因为这些照片的许多标准与视觉无关,而且对修辞感兴趣。通过深入学习,你可以阅读摄影史、大师作品、专辑、一点美学和艺术哲学。

好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和理解开始探索!

网络营销培训
苏春宇